通达信专业版破解版|通达信专业版破解版Level2破解mpv

互联网玩梗狂欢背后 越多越来大学生争着做保安

[复制链接]
全球和平红利即将结束 美国正有计划有目的地合围中国

【博览财经特稿】2023年3月6日,新加坡外长维文,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全球在二战后七八十年的和平红利已经结束。

如今,这个和平红利即将消失。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事实层面“一超多强”的霸主,在美国统治下,美国建立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得以运行,也使得整个世界有条不紊地运行。

美国全力打压中俄后,也面临着中俄两国可能存在的战争风险,这使得美国感到非常紧张,在加大力度结成更广泛盟友的同时,美国也不断强化自己的军事力量,2023年美国军费已达8500多亿美元,远超第二名中国的2200多亿美元,美国军费是中国军费的四倍。

维文担心中美两个大国真的发生战争,对全球是致命性伤害。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打压潜在对手,在欧洲方向通过乌克兰战争打压俄罗斯,在亚洲方向,则一定会通过台湾问题、南海问题挑起对中国的冲突,以此遏制中国崛起。

除了中美两国,任何小国想要在其他大国之间左右横跳捞好处,最终一定会被大国率先出手教训,如今乌克兰已经是明显的例子,新加坡绝不会选边站。

国内大媒体对于维文的报道,只突出了美国军费远高于中国这个道德优势,没见哪家将维文全文告知读者的,许多人都低估了新加坡政治家的眼光,因此我开篇啰唆了些,重复了维文的大致内容。

从来没有哪个国家的官员,在正式场合,直接挑明了“美国会对中俄两国采用战争手段,以遏制两国发展”这个大趋势。可见新加坡几十年来“小国大外交”的战略眼光,一直保持着较好的水准,至少比乌克兰要清醒好几个层次。

我一直认为,这是美国的迷惑性说法,是为了在战略上麻痹我们,为静悄悄完成合围中国的布局,为正式撕破脸使用军事手段打击中国做掩护。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应该是:中国是美国全球统治的主要威胁,而俄罗斯是美国的次要威胁。

美国今天对中国的策略是一样的,表面上对中国宣称只是竞争对手,跟中国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实际上一直在尝试打断中国外汇收入,以摧毁中国经济发展。

要摧毁中国外汇收入,相对要艰难得多,不过拜登、布林肯、沙利文核心团队显得很有耐心,他们打算慢慢完成这项工程。目前中国外汇收入主要来自三项:

二是FDI的大量流入,外界看好中国经济,来咱们这投资,转换成人民币过程中会形成外汇储备。

其实第一条和第二条是相互作用的,所以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外贸是我们获取外汇的主要手段。

美国的策略是,能搞一点是一点。根据在美国的读者反映,现在他们去超市买东西,一些生活用品和服鞋,已不多见made in china的产品了,而是五花八门,来自越南、巴基斯坦、柬埔寨、墨西哥、印度等等。

不过没什么卵用,中国这种低端生产本来就是要走的,中国在努力搞产业升级,要像日德那样以出口汽车、机床为主,不能再给发达国家世世代代做衣服鞋袜,2023年前两个月,中国对美国出口确实下跌了25%(同期越南和东盟对美出口都跌12%),但在另一端,中国汽车出口顺差达到了473亿,而去年还是逆差65.7亿,可见中高端产品正在替代廉价生活用品,这个数字会越来越大,中国外贸数据可能不变,但外贸质量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国切断中国低端外贸,中国就搞产业升级,还是从2000年代就布局好的产业升级,怎么打都打不死。美国困不死中国的外贸,就想在高端产业链上封堵中国,打断中国科技发展进程。

今天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封锁,方式方法差不多,只不过集中在半导体、超算、人工智能,美国禁止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等资本向中国进行投资,给中国企业不断拉黑名单,拉到我们现在都麻了,出个黑名单市场都无动于衷了。

不同的是,西方严密的科技绞杀战,直击苏联要害,让苏联失去了发展动力,而今天中国是全面发展的工业大国,根本没办法封死中国。

打个比方,摄像头的人脸识别技术,其实是美国最顶尖的专家来到中国后,帮助中国领先世界的,因为欧美白左思想泛滥,美国专家的技术得不到发挥,只能来中国发挥专长,最后中国的人脸识别越来越先进,现在我去超市买东西,都可以直接刷脸,手机都不用掏出来了。

你封就是了,中国看看手里头现有的牌,压根就不去追这些产能,专注于28nm生产线,其实28nm够用了,7nm、4nm主要用在手机上,生活中我们能接触到的电器、汽车、飞机、医疗设备主要还是用传统芯片,中国现在重金砸在这块领域,几年内就可以打通28nm生产线,10年内晶圆产量就能达世界总产量的19%。

同理,5G能在中国广泛使用,是因为我们有工业物联网的需求,没有大工业做维持,我们也不会这么积极去搞5G。后发国家形成规模优势后,能使顶尖技术可以得到良好应用,高级技术的流入是不可避免的。

2021年一年,美国来到中国工作的科学家达到了1400人,此后美国紧急推出禁令,强行要求这些科学家回美国,以阻止中国科技发展,不过还是那句话,中国工业有规模有利润,迟来早来还是得来,拦不住的。

大历史是任何人挡不住的,我们过去挡不住,今天美国也挡不住。美国以前对付苏联的方法,无论是打击中国外贸,还是封锁中国科技,现在对付中国都注定不成功,所以美国是一定会动用武力的。只有使用武力,才能阻止其他国家跟中国做外贸生意,停止科技交流,打断中国发展进程。

欧洲大陆就是今天的西欧加美国,是当时地球上资本最密集、消费能力最强的区域,欧洲人说好啊,我们打不过你,可以不跟英国人做生意,但我们都城市化了,我们要吃饭,得有粮食,粮食主要是通过海外贸易来获得的,英国人海军强,我们拿他也没办法,你怎么保证我们有饭吃?拿破仑一看没办法了,就去打俄罗斯,企图夺取俄罗斯的土地养活欧洲,结果翻船了。

今天美国围困中国,情节像极了拿破仑和希特勒围英国,英国掌握粮食,中国掌握大宗外贸,这都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你真要断了盟友们都跟美国急,美国也有意思,为了解决问题,也性致勃勃扑向了俄罗斯。

港口也是一个道理,苏联处在北方,圣彼得堡和海参崴常年封冻,黑海又出不去,没港口搞什么轻工业嘛,急得苏联人抓耳挠腮。中国一个大连港都能馋死他们,更别说海岸线那一排青岛港、深圳港、上海港、天津港等等。什么是地缘优势?这就是地缘优势。

为什么特别突出美国对付苏联的方法?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因为拜登当年深度参与了搞死苏联。可是老调重弹、故计重施,对中国没用。美国最后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通过战争,将中国拖入深层次冷战。

个人认为,美国会在台湾岛或南海或朝鲜半岛,主动挑起战争,但不是你死我活的战争,而是克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战争,以免不小心打成全球核战。

今天美国主导的,国际上对俄罗斯的封锁,美国也十分渴望,一一用在中国身上。

但尹锡悦上台后,居然就二战时期,日本强征劳工赔偿问题,由韩国行政安全部下属财团筹集资金,以替代日本相关企业代付赔偿金,并将在历史教材中,删除慰安妇内容。

私下里,美国要么给了尹锡悦一个难以拒绝的好处,要么给了他严重威胁,才能让尹锡悦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触摸韩国民众的底线,跟日本放下历史矛盾。

美国不断地给日本军事松绑,容忍德国增加军费,本质上都是为了对付中俄,但重点还是中国。美国一直说中国是竞争对手,不是主要威胁,那是麻痹我们的手段,他们一直在准备战争。而挑起战争后,他们要将中国拖入深层次的冷战,逼迫盟友跟中国断交。

2023年3月4日,菲律宾东内格罗斯省发生一起入室枪击案,省长德加莫等9人遭枪击死亡。德加莫的死亡十分诡异,这不是一起普通的枪击案。

马科斯的计划,遭到了菲律宾反美斗士德加莫的激烈反对,于是在3月4日这天,6名身穿军用迷彩服和防弹背心的枪手,冲进德加莫家门里,对正在和民众交谈的德加莫开枪,打死9人、打伤17人后逃离现场。

无论是日本、韩国、菲律宾,还是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印度等区域,最近发生的许多事情,都清楚表明,美国正在有计划、有目的地合围中国,并将在跟中国切割完利益后,在合适时间,主动发起对中国的军事挑衅,逼迫中国交战。最后再将中国拖入到没完没了的深层冷战。敌人的利刃已经近在眼前,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来源:卢克文工作室 作者:卢克文)




catbg01.gif 政经观察
catbg02.gif



不同寻常的和平繁荣期并非历史偶然 东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样板

【博览财经特稿】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地缘政治竞争是中美之争。随着贸易和台海等问题导致紧张局势升级,各国政府自然对一个被大国竞争所左右的未来充满疑虑。

这是一个不小的成就。30年前,许多分析家认为亚洲注定会发生冲突。正如政治学家艾伦·弗里德伯格(Aaron Friedberg)在1993年所写,亚洲似乎比欧洲更有可能成为“大国冲突的火药桶”。他预测,从长远来看,“欧洲的过去可能是亚洲的未来。”

而且东南亚还很繁荣。在过去二十年里,美国和欧洲人的生活水平一直在下降,而东南亚人却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从2010年到2020年,由十个国家组成的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GDP总和为15万亿美元的欧盟。

而矛盾的是,东盟最大的优势恰是其相对弱小和分裂,这使得所有大国都不把它当作威胁。正如新加坡外交官许通美所说,“美国、中国和印度都无法扮演该地区掌舵人的角色,因为它们没有共识。东盟之所以能够自行其是,正是因为这三个大国无法达成一致。只要这些大国认为我们仍在保持中立和独立,我们就可以继续这样做。”

中国已能极大影响非洲、拉美和中东地区。如果美国想保持和深化与这些地区国家的关系,它应该从东盟的成功故事中吸取经验教训。与旨在将世界划分为对立阵营的零和博弈方式相比,超越政治分歧并愿意与所有国家合作的务实正和博弈方式将在全球南方国家更受欢迎。

在过去,东盟并不总被视为一个中立组织。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该组织于1967年成立。中国和苏联最初都谴责该组织是新帝国主义者美国的创造物。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开放其庞大的经济,北京已经接受了这个地区性集团组织。

与中国和美国的贸易助推东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2000年,该地区的GDP总和仅为6200亿美元,是日本GDP的八分之一。到了2021年,该地区GDP总和为3万亿美元,而日本是5万亿美元。预测显示,到2030年,东盟的经济规模将超过日本。

在与中国培养更密切关系的同时,东盟也决心与美国保持同样密切的关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东南亚(就像他忽视世界其它地区一样),而美国总统乔·拜登则付出了巨大努力来谋求与东盟展开合作,东盟成员国对此反应热烈。

1679822453669833.jpg

九段线的模棱两可将一直是破坏东盟与中国关系的隐忧。旨在降低争议水道冲突风险、双方期待已久却又无法达成的南海“行为准则”协议也是如此。但同样明显的是,决定东盟-中国关系的实用主义文化将防止任何重大冲突发生。

另一个可能影响东盟与中国关系的问题是美国发起了反对各国采用中国5G技术的全球性运动。是否选择5G电信系统应由当事国决定,因此东盟没有统一立场,其成员国可以自选是否要与中国电信巨头华为打交道。

有时,这些利益使得东盟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美国的担忧。美国同样大力反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但美国的反对基本上失败了:所有十个东盟成员国都参与了各类“一带一路”项目,整个东南亚地区一直都是最容易接受中国庞大基建投资计划的地区。根据香港科技大学安杰拉·特里托、朴之水和迪尼·塞科的说法,截至2020年,东盟国家已经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启动了至少53个项目。

印度尼西亚也向中国求助建造一条连接雅加达至万隆的90英里长高速铁路。印尼本可以购买到世界上任何一国的高速铁路,但在维多多乘坐中国高铁,用不到一杯茶的功夫穿越上述里程后,他选择了中国高铁。美国根本没有提出任何可行的“一带一路”替代方案,所以世界各国不顾美国反对,选择接受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就不足为奇了。

东盟应对中美地缘政治竞争的方法为其它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样板。随着中国深化与全球南方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关系,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用类似的务实方法来平衡本国与中美两国的关系。这不应令人惊讶。许多发展中国家尊重和钦佩东盟的成就,并将该地区的经验教训视为本国发展的指南。

根据发展经济学家安泽特·瓦尔斯的说法,自2000年以来,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在2017年至2020年期间,中国投资创造的就业机会超过了所有其它外国投资,占流入非洲资本的20%。瓦尔斯写道,中国公司并非像某些批评者所说“仅雇佣本国人”,而是“非洲员工平均占中国公司总劳动力的70%至95%”。

相比之下,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大多是给出空头支票无所作为。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对非直接投资大约只相当于中国投资的一半,美国向非洲提供的大部分发展援助——就像西方的大部分援助一样——最终都掌握在西方顾问和公司手中。正如记者霍华德·弗伦奇所观察到的那样,美国在发展援助方面变得“越来越吝啬和不屑”,而与此同时,中国却“全身心投入到了向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的游戏中”。

正如肯尼亚总统乌胡鲁·肯雅塔在2022年1月所说,“我们与中国的伙伴关系不是基于中国告诉我们该做什么。这是朋友式的伙伴关系,双方共同努力实现肯尼亚的社会经济议程……我们不需要别人告诉我们需要什么,我们需要合作伙伴来帮助我们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中国与拉丁美洲最大经济体巴西之间的双边贸易额增长尤其引人注目。在2000年,巴西对中国的出口额为每年10亿美元。现在,巴西每四天就会向中国出口价值10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其中一些增长发生在雅伊尔·博尔索纳罗担任总统期间,他与特朗普的关系远比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关系密切。

海湾地区是中国正在开拓的另一个地区。传统上,海湾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向华盛顿寻求庇护。然而,与美国密切的政治和安全关系并没有阻止海湾国家深化与中国的经济联系。

有些海合会国家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这些基金投向何方不取决于政治关切或哥们义气,而是取决于哪个地区有可能实现最高速增长的冷酷算计。

显然,海湾国家不希望损害本国与美国的关系(根据《亚伯拉罕协议》,巴林和阿联酋可说是在2020年靠向了华盛顿),但它们也不希望停止加深与中国的联系从而损害自己的经济利益。它们正谋求找出一条现实对策以便在两强间左右逢源。

鉴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已开始采用东盟方式来应对美中竞争,华盛顿最好吸取东盟的经验教训。东盟用来平衡中美(以及中国与印度、日本和欧盟等其它主要大国)关切议题和敏感问题的战略也可以被其它全球南方国家效仿。中国正谋求与整个发展中世界建立更深层次的贸易和投资关系。美国必须决定是采取务实态度与这些地区相处,还是冒着驱离它们的风险继续与中国进行零和竞争。

第一个是不要要求别国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做出选择。这么做有一个现实原因:与中国相比,美国几乎没有什么可给予东盟的。美国财政紧张,再加上国会抵制政府扩大对外援助,这意味着华盛顿向东盟提供的援助远少于中国的援助。

诚然,在国防合作和军售方面,华盛顿可以给的更多。但过于依赖军事合作而非民事合作,美国最终可能会反受其害。正如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中国问题专家韩磊(Paul Haenle)对英国《金融时报》所说,“风险在于,该地区的大众观感可能变成美国会带着枪支弹药来到你面前,而中国则负责处理有关贸易和经济的面包黄油问题。”

这么说是有充分理由的。在1950-60年代,我在新加坡长大成人,当时这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和加纳一样低。我理解贫困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多大打击。我也理解一个贫穷国家的人民在取得经济发展成就后会感到多么振奋。即使当时我还是个孩子,我也会因我们家买了抽水马桶、冰箱和黑白电视机而感到生活质量在提高。

第二条原则是不要对各国的政治体制指手画脚。东盟的经验已证明了为什么这条原则至关重要。东盟十个成员国中有民主国家、独裁国家、共产主义国家和绝对君主制国家。在其它发展中地区,政权差异甚至更大。

美国呼吁各国疏远中国只会自取其辱。世界上另外两个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虽然对中国的崛起感到担忧,但它们都不认为自己在与北京进行意识形态斗争。它们也不认为北京威胁到了它们的民主体制。如果华盛顿单纯以政权类型来区分世界各国,这只会暴露出它自己的双重标准,与此同时,其它国家的政治盘算也会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

与东盟和其它发展中地区交往的第三条原则是,美国要愿意与任何国家合作来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其它国家一面要满足发展和基建需求一面要履行环保义务,中国投资对确保它们实现这些目标至关重要。中国进出口银行为世界各地的大型太阳能和风能项目提供了融资,这些项目包括位于阿根廷胡胡伊省的拉丁美洲最大太阳能发电厂和位于智利科金博市的大型风电场。

简而言之,美国决策者至少应该默而不宣地意识到,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影响力可以是一种资产。除了应对气候变化,中美也可扩大合作来更有效地解决贫困和疫情等问题。然而,中美两国得以合作的前提是两国不再以你死我活的眼光看待彼此。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显然愿意与中国合作。其结果就是,美国任何削弱或对抗中国影响力的行动都必然会在全球南方国家失败。美国应该停止其孤立中国的做法,找出两国可以合作的领域。对那些希望与中美同时合作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在与它们相处时应借鉴东盟的经验。其它发展中国家也应学习东盟的平衡务实策略或类似方法。(来源:底线思维 作者:马凯硕 冠群译自美国《外交事务》杂志)





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正迎重大调整 世纪大和解预示中东巨变

【博览财经特稿】2023年3月10日晚,一则重磅消息引发极大关注:中国、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有评论认为,中国让一度不共戴天的沙特和伊朗达成世纪大和解,为动荡世界注入难得的和平之光,这不仅预示着中东巨变,也表明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正迎来重大调整。那么,沙伊恢复建交,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和平和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

未来中国要推动建设一个新全球性体系,即保障中国国家安全和发展的“三环”国际体系:第一环是中国周边的东亚、中亚和中东,中国与此区域内国家已形成紧密产业分工体系,并通过它们获得稳定的能源供应和可靠的安全屏障;第二环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中国与之进行原材料和工业品交换,并援助其发展;第三环则扩展到以欧美为主的传统工业化国家。其中“第一环”是中国构建“新三环”国际体系的关键。最近几十年,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之间已构成一个新的全球性体系,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量、贸易往来、经济合作等方面构成的坚实基础都今非昔比,但要想进一步提升经济、政治自主性,必须摆脱对西方国家的金融和货币依赖。因此,构建“新三环”国际体系,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还应该发展出更高层次、更广范围的金融和货币合作。

1679821782658666.jpg

苏联解体后三十年间,俄罗斯由起初积极向美国和西方国家靠拢,到逐渐与之疏离,以至当前不惜激烈对抗,凸显出全球化的政治限度。与人们对全球化的浪漫想象不同,最新一轮的全球化最初是美国霸权的投资品,部分服务于瓦解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目的,这决定了它不可能无限扩展。从全球化的主导型国家与跟随型国家,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来说,则存在着国际政治的平等限度:当全球化对发起者发生反噬,威胁到其权力优势时,全球化必然会发生“逆转”,运行路径会被重新设计。最近几十年来的全球化进程与美国的权力优势追求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二者互为条件、彼此共进。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是这一轮全球化已经完全暴露其权力本相的结果,也给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画上了句号。

北约东扩以及当前西方国家抱团对俄罗斯疯狂制裁,已将当代世界的权力结构显露无遗。“二战”结束以后,欧洲殖民体系逐渐瓦解,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秩序的明规则,是以联合国和国际法为中心,体现的是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但欧洲殖民体系下的中心-边缘等级性国际秩序并没有真的消失,而是作为潜规则和隐秩序一直延续至今,只是以往以直接驱使为特征的绝对等级性权力关系已不复存在,代之以“共同而有差别”的国际秩序,即所有国家在明面上主权一律平等,但在实际运行上仍存在着权力差别。“以规则为基础的秩序”是这种秩序的主要表达,所有的国家都需要遵守相同的规则,但这个规则的真实内涵,并不是以联合国和国际法为中心,而是以西方国家为中心。

无论是北约东扩还是美国将中国选定为重点打压对象,都反映出美国和西方国家想要维持和强化的是自身的权力优势。俄乌冲突以及西方国家对俄无所不用其极的制裁措施进一步凸显的实相,是全球大多数国家处在边缘地带的“农村”,少数国家处在中心地带的“城市”,美国又是全球“城市中心”中的“市中心”,“城市”并不想看到“农村”也像它们一样变成“城市”。中国和俄罗斯对全球“城市中心”的妨碍,既在于两国对资本的强管控能力,成为资本主义全球化最后两块最大的未自由支配之地;也在于两国因其相较大多数国家强大得多的国家实力,而成为“城市中心”进一步控制全球“农村”边缘地带的障碍。在这一轮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以其强劲的经济增长和国家实力的全面提升,表现出由“农村”向“城市”进发的趋势,中心地带国家一反早期对全球化的溢美,转而在近年来成为“逆全球化”的引领者,这将战后国际秩序的“共同”限度暴露无遗。中国也成为“城市”中的一员,是中心地带国家所无法容忍的。

在《毛泽东选集》的首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开篇提出一个问题:“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四十多年来进行改革开放,以及近几年来倡议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交往中已不再刻意强调敌友之分,而是希望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中推进“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但天下能否达成“大同”,并不由中国一家的愿望决定。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俄罗斯、中国展现出全面对抗态势的情况下,当代世界的时代特征,已不能机械地认为还是“和平与发展”,而需要严肃地考虑“竞争”甚至“战争”——即便战争的情况可以排除,想一如既往地在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体系中实现更好的发展,已经没有可能。中国不得不重新思考对外往来中的“首要问题”:谁是当下和未来中国的可能合作者,谁是中国无法拉住的合作对象?

在中心-边缘的全球权力结构中,中心地带国家不可能真心帮助边缘地带国家的革命,也不会欢迎边缘地带国家以平等的方式加入到中心地带国家之列,边缘地带国家欲摆脱被支配、被剥夺的命运,只能依靠边缘地带国家间的抱团取暖,在偶然情况下也要利用中心地带国家间的罅隙,争取与后者实现斗争中的合作。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革命和20世纪下半叶的政权巩固,中国所依靠的主要外部力量,正是来自全球体系中的边缘地带。中国共产党曾经参与的共产国际网络,是当时被殖民被压迫民族的非政权性力量间的同盟;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借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机,延续之前中国革命的“反帝”诉求,进一步推动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强加于中国头上的各种不平等权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高度重视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支持亚非拉世界的反殖民运动和独立后的国家建设,尤其是1955年积极参与万隆会议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亚非拉国家的良好呼应,也成为此后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关系进入良性循环的重要节点,在后者的支持配合下,中国于1971年重返联合国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调整中国对外往来的空间优先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经历多次外交方向的转变,从刚建国时的“一边倒”,到20世纪70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和“三个世界”划分,再到1978年后转向改革开放、重点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合作,都因应了当时情势。在当前“百来未有之大变局”之际,西方国家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打压潜在挑战者的意向,特别是俄乌战火爆发后,西方国家群体集结、全方面压制非西方国家的态势暴露无遗,并将成为未来较长时间内国际关系的结构性存在。中国不能不高度警惕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无所不用其极的制裁打压手段未来会如法炮制施加于中国。为此,重新审视中国以往的多边主义传统,调整对外交往的空间格局,加强与非西方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以创造有利于保障中国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新型国际环境,迫在眉睫。

构建“新三环”国际体系的首要和关键是在“第一环”,即亚洲两翼:一翼是东亚,另一翼是中亚、中东。而要继续深入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与中亚、中东的联动,又要以丰富与亚洲国家间的交往议题为前提。过去这些年,中国致力于推进与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外交,有力推进了东亚经济一体化及与亚洲很多国家的经济合作。东亚经济一体化最新的、有突破意义的进展,是经过多年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终于达成并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但东亚国家的经济往来,近年越来越多地受到域外势力和安全因素的影响,围绕南海海洋权益引发的争端、美国的“印太”战略,都给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增添了不确定性。中国应走出以往国际交往中的“GDP至上主义”,重视政治、安全议题,推动亚洲国家间更多的安全合作,避免亚洲内部问题继续被外部力量利用。

中国推动建构“新三环”国际体系的国际关系基础是“南南合作”,它是一个老概念,强调的是非西方“第三世界”国家间的相互合作、共同扶持。在20世纪下半叶,南南合作的意义更多是政治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普遍经济不发达、技术水平也较低,相互间的贸易往来、技术交流对彼此的帮助有限,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不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南合作”的概念已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界对它也已关注不多,但实际上,“南南合作”在新世纪以来正在建立起新的基础,在今天已更加具有现实可能性。主要原因是,最近几十年时间,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追赶全球化浪潮“借梯上屋”也变成工业化或准工业化国家,从全球物质生产和流通来说,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之间已构成一个新的全球性体系,原先的那只由西方国家搭起来的全球化“梯子”,在它们眼中已褪去神彩。这个新的全球性体系主要有以下表现:

其次,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和相互投资也已举足轻重。中国与非洲之间的贸易量在1997~2010年间增加了22.6倍,与拉美的贸易增长了22倍;到2021年,中非、中拉贸易相比2010年又分别增长2倍、2.5倍。2000年,中阿贸易额仅为152亿美元,到2018年达到2443亿美元,不到20年增长了16倍。巴西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自2003年至2010年增加了4倍,与非洲的贸易额则增加了5倍,总额达到260亿美元,这一数字高于巴西与德国或日本等传统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到2019年,巴西与阿拉伯国家、非洲的贸易相比2010年又分别增长 0.98倍、0.68倍。2001年以来,印度与非洲贸易额年均增长17.2%,2021年比2011年增长2.26倍。印度与拉丁美洲、中东北非国家的贸易,也经历了类似的增长。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相互贸易和投资也都在迅速升温,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量增长速度高于全球平均增速,而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往来则持续下降,这些国家间在初级产品和工业品生产上的分工合作,复制了历史上的全球化物质产品交换方式。

一、亚洲重新成为世界经济重心。1980年亚洲的发展中国家GDP仅占全球的 12.7%,2010年上升至 20.6%,到2021年已达到31.2 %。其中东亚国家(包括中日韩和东南亚10国)1980年GDP全球占比仅13.7%左右,而到了2020年达到了 28.8%,翻了一倍多。2020年,RCEP15个成员国总人口达22.7亿,GDP达26万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超过10万亿美元,均占全球总量约30%。汇丰银行预测,到2030年,RCEP经济圈的经济体量全球占比将提高至50%。

三、亚洲内部贸易水平超出与域外贸易。2001~2020年间,亚洲区域内贸易总额从3.2万亿美元跃升至12.7万亿美元,年均名义增长率达7.5%。同一时期,亚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从25.6%提升至36.0%。2020年,亚洲域内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已近58.5 %。

时至今日,发展中国家已初步形成全球性的经济体系,但它们之间要达成更高程度的经济联结,以及在国际舞台上产生更为强大的政治影响和摆脱西方国家的控制或强制,还有赖于在经济、政治上进一步联合。这又有赖于少数先走一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更为突出的国家发挥带动作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一大实体经济体、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也已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制造业全球贡献率2021年已接近30%,作为全球生产物质产品最多的国家,所扮演的乃是美国在“二战”结束之际的角色(美国工业产值在其巅峰的1953年,占了全球28%左右)。中国可以做,也应该做的,是在全球战略上积极推动发展中国家间的全球性物质交换体系的完善,即真正实现南南合作。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们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之路。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中国和发展中国家要破解当代世界的中心-边缘秩序和西方国家对非西方国家的防范打压,同样要搞好全球“农村”地带的团结合作。新全球性体系的出现和南南合作的深化,将为中国进入世界经济、政治最前台,以及调度全球资源构建“三环”国际体系,化解国际压力和突破重围,创造良好可用条件。在经历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须调整对“开放”的理解,在对外往来的思维上实现新的突破。当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中国仍要努力维持与西方国家的合作,只要后者不做出完全与中国为敌的选择,中国就不要放弃与之相向而行。(来源:文化纵横 作者:程亚文)




人物广角




从“油田英雄”到“阶下囚徒”仅一步之遥

【博览财经特稿】2007年6月,中石化官网发布一条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人事变动,时任董事长陈同海,因私人原因向中石化董事会辞任董事长一职。

此时陈同海已经59岁,正值正常退休的时点。也正因如此,在不少人眼里,这是一次非常普通的按部就班的新老交接。然而,所谓的新老交接只是表面现象,伴随着原山东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的落马,真相才渐渐浮出水面。

而李薇旗下则成立了涉及石油、烟草、地产、证券等多个产业的近20家公司,关联资产遍布北京、深圳、青岛、香港乃至海外,总额近百亿元。

更令人震惊的是,细数中石化的发展,陈同海和李薇之间近百亿元的“情妇经济”,仅仅是中石化“打虎史”里的冰山一角。是谁在中石化的石油生意里兴风作浪?

中石化的“打虎史”里,陈同海无疑是最大的一只老虎。陈同海可以说是纯纯的根正苗红的高干子弟。

耳濡目染之下,陈同海也颇为上进,考入大庆石油学院,成为了那个年代极为少见的大学生,并在毕业后成为大庆油田的一名地质员。有着根正苗红的出身,也有着业内顶尖的学历,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摸爬滚打,陈同海逐渐成长为中石化董事长。

在庞大的关系网下,千百万的巨款在陈同海的眼里只算是“小钱”,他曾收过的最大一笔贿赂高达1.6亿元,堪称中国单笔受贿之最。陈同海只是其所在利益集团的一个缩影,背后的整个利益团体,从“公共情人”李薇的日记中可窥见一斑。

李薇出身并不显赫,父亲早年经商,为了躲避越南战争的战火,移居到云南。不同于大多数沉寂于底层的“难民”,曾在商海汲汲营营多年的李父,自入云南之初就开始想办法为子女疏通津要。

然而伴随着2001年李嘉廷的落马,李薇曾经“背靠大树好乘凉”的美好愿望也落了空。侥幸逃脱的李薇对人生有了新的体会:一棵大树不够用,要用多棵大树织就一张严密的关系网,这样才足够安全。

先是拿到了中石化的投放权和广告代理,随后又通过与中石化合作的方式得到了183家加油站的股权,更是在北京副市长刘志华等人的关系下,在房地产开发市场和证券市场游刃有余。

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2008年,伴随着李薇的“金主”之一杜世成的落马,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也被一网打尽。陈同海,杜世成,李嘉廷,刘志华,黄松有,王益,郑少东……如今齐刷刷同在监狱服刑。曾经是“情友”,如今变“狱友”,四舍五入一下,也算是同富贵共患难的“好兄弟”。

许是中石化的利益诱惑太多,陈同海落马之后,继任苏树林也步入了陈同海的后尘。

不到一年,就又调任中石化,任职中石化总经理兼党组书记,在2007年陈同海因“私人原因”离职后,更是升任中石化董事长。不同于陈同海止步于中石化董事长的副部级,人称“东北虎”的苏树林原本的仕途之路可谓是前途无量。

梳理苏树林在中石化担任“一把手”期间的管理风格,苏树林对国内和国外的业务可谓是截然相反。在国内的业务上,苏树林极为谨慎,十分重视安全生产。据中石化内部人士称,在一次内部大会上,仅仅因为下属子公司领导未能及时对答安全问题,苏树林就当着所有人的面将其大骂了一顿。

高油价点海外并购成中石化“烫手山芋”

因此,并购海外油田也确实符合公司规划,比如2004年参股安哥拉18区块、收购哈萨克第一石油公司,2006年收购叙利亚项目及俄罗斯UDM项目股权等,无一不是为了弥补中石化上游的短板。

苏树林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规模并购海外油气资产,甚至其交易体量还在“逆势”不断扩大。2009年中石化斥巨资76亿美元收购了瑞士Addax石油公司——这也是至今中石化最大的一笔海外收购。2010年,中石化分别斥资47亿美元和42亿美元收购加拿大的Syncrude项目和巴西的RSB项目;2011年,再次斥资51亿美元收购阿根廷项目和加拿大Daylight能源公司。

在高油价点进行的海外并购,成了中石化手里的“烫手山芋”。中石化海外项目频繁亏损,仅2015年一年净亏损额就高达207亿元人民币,公司濒临资不抵债的亏损局面,其负债率甚至高达96%,比时下有名的“爆雷”公司恒大的82%的资产负债率还要高。苏树林敢玩得这么大,背后也必然少不了周某这颗大树。

手握石油稀缺资源,中石化董事长可以算是“肥缺”,也因此老虎们也是“接二连三”。在苏树林升任福建省省长时,副董事长兼总裁兼总经理的王天普也没闲着。

据相关人士透露,王天普曾经在2011年前后公开在一次讨论会上声称,自己有一次拜访周某时,周某声称和王天普都是“一家人”。

既然成了“一家人”,那家人有需求那也必须“义不容辞”,王天普为频频周某的儿子大行便利。成也“周老板”,败也“周老板”。伴随着“周老板”的倒台,王天普之后,中石化的“老虎”们也渐渐浮出水面。

先是曾任中石化炼化董事长的蔡希有,因帮助他人进行成品油购销被判入狱十二年。神奇的是,该案件由于涉及国家机密甚至并未公开审理。有相关信息显示,该案件或涉及从中石油购买成品汽油和柴油,然后加价卖给中石化进行“倒油”。

“周老板”倒台的余震不止于此。曹耀峰、韩伟梁、任君、赵顺本、殷济海……多位或出身于胜利油田或出身于山东的石化老虎们接连被查处,进一步对能源体系“打虎拍蝇”。

从“油田英雄”到“阶下囚徒”,也仅仅是一步之遥。曾经烜赫一时的高管大员,如今先后落马狱中“团聚”过年,“石油帮”们的双面人生也是有点刺激。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一点,“石油帮”们可能不知道,也可能知道,但又在谋权路上早早遗忘了。(来源:风声岛(fengshengdao)作者:海边的风声君)





已经走到悬崖边 开遍西南的超市倒了

【博览财经特稿】百亿债务压顶,55岁的“零售西南王”王填和他一手创办的步步高,已经走到了悬崖边。

但时过境迁,步步高所处环境早已截然不同。近期,评级机构联合资信将步步高的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下调至AA-级,王填任法人的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步步高)成为被执行人,总执行标的近4000万元。

王填和他的很多同行一样,发家于中国商超零售的空白年代,但在电商的狂飙突进、商超的激烈竞争中陷入挣扎,最后因债务压力无奈收缩业务,甚至陷入倒闭传闻。

2023年1月,步步高以10%的股份换得5.18亿资金,代价是“易主”——王填丧失了控股权,湘潭市国资委接盘,成为步步高的实际控制人。

中国零售大佬们的地盘,北有物美、大润发,南有永辉、华润,而中部、西南省份就是步步高的天下。

湘潭是步步高的“老家”。上世纪八十年代,王填还是个二十啷当岁的穷学生时,就展现出敏锐的生意头脑:别人卖热水瓶,他卖热水瓶胆,两年间几乎“垄断”了湘潭各大中院校的热水瓶胆生意。

王填的入局可谓及时。自1995年后的两年间,外资连锁超市争相进入中国,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等纷纷入局。而王填与步步高在湖南首先站稳了脚跟。王填当时称,“店门还没打开,门外已是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当时新超市开一家火一家,我们要做的就是迅速复制和迭代。”从湘潭起步,步步高以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径,相继进军长沙,覆盖湖南省后开始向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扩张。当时行业评价步步高在西南地区有很深的护城河,“西南王”的名头渐渐打响。

2008年,步步高集团上市。在资本助力下,步步高持续扩大影响力,零售业态也从原有的超市,拓展至家电卖场、百货商场、电器城、便利店、商业地产等等。2020年中国连锁百强中,步步高以815家门店、430亿的销售额位列第12。直到2021年,步步高还位列中国民营企业五百强第233位。

以2020年为界,步步高的故事发生了巨大的割裂。2019年,步步高达到史上营收最高的197亿元,而2021年,步步高迎来首次亏损,全年亏损1.84亿元。2022年,亏损额骤然扩大到超10亿。

这背后,商超行业连续10年的整体下行趋势,而步步高自身也出现了运营管理问题,内忧外患,最终爆发。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从2012年开始,中国连锁经营百强的销售规模增长速度就在不断放缓,2020年遭遇有统计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当年百强销售规模2.4万亿元,同比下滑7.2%。

步步高曾大力拥抱互联网,从自建电商到试图打通线上线下,两条路都没能走通。2013年王填成立云猴电商,并搭建移动支付公司,希望做成一个全渠道、全品类的O2O,而后还进一步上线全球购业务。但由于线上线下业务割裂,线上流量匮乏,步步高在电商上很快败下阵来。2018年,耗资超过10亿的云猴项目关停。

王填很快尝试第二条路,希望“借力”突破。2018年,腾讯、京东入股步步高,在流量、供应链、业务合作等方面开启战略合作。马化腾还曾在王填的朋友圈下方留言,称“你们就是要成为掌握产业互联网技术的高壁垒的重公司”。王填解释称,与互联网巨头达成合作,主要就是要去挖掘线下流量和数据资产这块以往没人过问的“金矿”,获取线下顾客的更多商业价值。

最后一根稻草

王填在2018年接受采访时表示,2009年起,自己把步步高集团转交给了外籍职业经理人,而当时年仅41岁的自己“有使不完的劲”,于是乎投身购物中心,搞商业地产。

据钛媒体报道,从2008年至2017年的十年间,步步高累计投入了超过41亿元在房地产项目上,而2017年后,尽管王填意识到问题,却进一步扩张其地产版图,从2018年至2022年上半年,步步高累计投资近68亿元用于自建地产,例如长沙星城购物中心、怀化购物中心、邵阳购物中心等等。

数据显示,2021年步步高投资性房地产达到108亿元,是公司净资产的149%,而同样是商超零售的永辉超市和中百集团,它们投资房产占净资产的比例仅仅为3.02%和1.41%。

连锁商超路在何方?

除去疫情的影响,近年来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等等线上零售新业态的崛起,也对传统线下零售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为此,商超开始向即时零售业务转型。据《连锁超市经营情况报告(2022)》,超市的线上销售占比正在持续提升,2021年超市百强的线上销售规模同比增长40%,占总营收的比重提升至6.5%。

对于扎根各线城市的传统零售企业而言,这将是一个止损乃至找到第二发展曲线的新机会。借由互联网的更多需求,即时零售的风潮有机会帮助传统零售应对电商挤压,弥补线下客流损失,更快走出盈利困境。

当然,摆在传统零售业面前的并非是一条坦途。如何有效提升数字化能力,如何降低成本并增强获客效率,诸多问题都还等待传统商超企业们来解决。而王填和不再属于他的步步高,还有时间吗?(来源:天下网商(ID:txws_txws) 作者:刘雨锟)




社会热点




社会体制一个重大变革 县乡不作精简传达重要信号

【博览财经特稿】3月16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简称“方案”)全文发布。除了3月7日发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内容外,《方案》还涉及到党中央、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机构改革内容。

对于机构精简,唐亚林指出,我国的官民比,实际上是在全世界中都是比较低的,大大落后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这些国家,中国的比例1%都不到。而此次精简主要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各部门精简出来的名额要用于新设机构。

至于县乡两级不做精简要求,唐亚林分析,此举是为了让基层公务员的作用和能力得到有效充分的发挥与运用。“李强总理在记者会上说,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也说明了我们的干部需要面对基层、面对群众、面对服务、面对人心、回归群众路线。”

观察者网:这次党中央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前者是中央议事协调机构,后者则是中央派出机构,同前者的办公室合署办公,这种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举个例子,以前上海市教委、卫健委和科委上面有个科卫教工作党委(后来拆分了,变成了教卫党委和科技工作党委),对教委、卫健委和科委的党务进行统一归口管理,而各个委员会负责具体的业务事务。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在大口党的工作委员会之下,各独立但联系很紧密的几个部门各自设有党组,实行党务统一归口管理,中央金融工委就是这种情况。

唐亚林:现代金融是一项特殊的事业,事关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心理的传导与冲击效应明显,既深刻影响经济发展走势,又鲜明影响社会大众的心理认知,从而影响一段时期的经济发展进程与社会稳定大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简而言之,就是金融业杠杆作用非常强大。比如最近美国银行业出现的几家银行倒闭事件,不仅影响股市,还影响民众的生活甚至企业的生存。

观察者网:为什么央行管理体制从“大区分行制”改回到了1998年以前的“省会分行制”,从目前的“央行-大区分行-省会支行-地市支行-县支行”五级管理体制改成“央行-省分行-地市支行”三级管理体制,当年大分区制改革目的是规避地方政府对地方央行支行的不利影响,那目前形势下的改革原因是什么?这么改有何利弊?

至于为什么裁撤县支行,这也和目前电子支付手段兴起等有关。随着交通网络体系的发展,互联网支付的普及,以分布式存储为核心的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创新,下沉到县市级的人民银行系统主要职能越来越弱化,原有的货币当地发行管理、现金管理与库房建设、反假币业务、金融数据统计等职能就日渐淡化了。

1679823171121814.jpg

唐亚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基础。但我们传统的科技职能是分散的,有些职能不突出。

另外,针对目前出现的全球高科技竞争局面,尤其是遇到了“技术卡脖子”的背景下,我们科技部的职能要因时而变、因事而变、因势而变。首先得知道发展任务和主攻方向,知道我们哪方面薄弱,其次要形成合力,第三要形成相应的机制,这就为新型科技举国体制的形成探索了经验,有利于“卡脖子技术”领域的自主知识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建构和自主可控产业链集群成长。

唐亚林:中央社工部的组建在社会体制上算得上一个重大的变革。目前我们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愈加严峻复杂,中央也提出“必须准备接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因此只要我们基层稳了,我们国家的大盘就稳了。以前我们讲“郡县治、天下安”,但我们现在完全可以这么讲,“基层治、中国安”。

观察者网:国务院组建国家数据局,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建设,引起了广泛热议,您如何看待这一设置?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有何意义?

其次是数据的权威性收集和处理的问题,以及隐私保密的问题,就是收集、处理、保护、开发、利用等。这涉及到对数据的管理规章制度的顶层设计问题,需要打破部门所有、地区所有的原有格局。

观察者网:时隔五年,全国老龄工作由卫健委重新划入民政部,是有什么考虑?

而民政部在过去几年支持培育了大量养老机构设施资源、社区养老基础设施和空间,也形成了比较健全的治理机制与组织管理体系,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和统合能力。

唐亚林:首先要强调的是,我国的官民比,实际上是在全世界中都是比较低的,大大落后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这些国家,中国的比例1%都不到。其次,精简主要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各部门精简出来的名额要用于新设机构。

李强总理在记者会上说,坐在办公室碰到的全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总理这句话是说明什么?就是我们的干部需要面对基层、面对群众、面对服务、面对人心、回归群众路线,而且对基层干部来说,不在于数量多少,而是要服务是否到位。所以目前我们基层机构与人员并不是超额问题、膨胀问题,而是从上到下怎么优化的问题,怎么为民服务的问题,怎么为国家事业发展奋斗的问题。

(来源:观察者网)





破解生育难题需“对症下药” 不是“病急乱投医”

【博览财经特稿】日前,一则“二三孩中考加10分”的消息引发争议。这是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激励生育的系列举措之一。该县政府办公室2022年底印发的《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九项措施》(下称《九项措施》)明确提出,在泽州县落户、就业的二(三)孩家庭子女,将享受学前教育、托育服务、中考加分、升学补助等优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为956万人,较2021年减少106万人。这是中国自1949年以来(除1961年),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二三孩中考加10分”引争议

此前2022年12月31日,泽州县出台《九项措施》,对新出生且首次户口登记在泽州县的二(三)孩家庭一次性分别发放1000元产检、1000元分娩补助、5000元生育补贴和6000元奶粉补助。

根据泽州县公布的信息,自2022年11月,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牵头起草《九项措施》初稿,经过征求意见、文件审查阶段后,2022年12月28日,在县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上研究通过。“我县的人口发展近年来形势严峻。”2023年1月,泽州县政府解读了政策制订的原因。

二是年轻人婚育观念变化,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偏高,县内托育机构、母婴设施等公共服务不够健全等原因,群众生育意愿普遍不高让许多年轻人在生育问题上犹豫不决、望而却步。

上述解读文章还称,通过《九项措施》的实施,用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鼓励生育,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平缓生育率下降趋势,有利于改善全县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人力资源。

上述措施自2023年1月30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8年1月29日,共五年,支持的对象为2023年1月30日(含)之后出生且首次户口登记在泽州县的二(三)孩家庭及子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近日撰文指出,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和奶粉补助,这是值得点赞的鼓励生育措施。而给二三孩中考加10分,则涉嫌违规,这不仅会制造新的教育不公,还可能加剧教育焦虑。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本质是要减轻家庭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并为所有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公平的成长环境。

不唯泽州县,过去两年来,各地出台的生育支持政策也主要面向本地二孩、三孩家庭。比如,浙江省杭州市提出,自2023年1月1日起,同一对夫妻生育二孩、三孩,且新出生子女户籍登记在杭州的家庭可享受育儿补助,其中,向生育二孩的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5000元,向生育三孩的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2万元。

山东省济南市也出台了《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明确,该市户籍人口中按照生育政策于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方案还提出,对按政策生育二孩、三孩家庭的子女,协调支持符合入学条件的同一家庭不同年龄段子女同一学区入学,鼓励优先保障三孩入普惠性幼儿园。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是国家卫健委的直属机构。在持续多年对中国婚育状况进行调查监测后,贺丹得出一组数据:中国总和生育率从2019年的1.52下降至2022年的1.07。分孩次看,一孩生育率从0.7跌至0.5,一孩平均生育年龄从26.4岁升高至27.4岁,能生且愿意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家庭数量明显减少,一孩生育率下降将进一步降低二孩和三孩生育率,加剧生育水平下降趋势。

放眼国内,深圳是为数不多将一孩也纳入补贴对象的城市。2023年1月,深圳市卫健委发布《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按照差异化递进式对市民发放育儿补贴,其中一孩累计可领7500元(含一次性生育补贴3000元、每年发放15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

目前绝大多数国家的做法是,将各个孩次都纳入补贴范围。以瑞典为例,从2018年3月开始,补贴额度为每个孩子每月1250瑞典克朗。若家庭有至少2个孩子,则在一般儿童津贴的基础上还可获得大家庭增补津贴,具体补贴数额是二孩每月150瑞典克朗、三孩每月580瑞典克朗、四孩每月1010瑞典克朗,此后每增加一个孩子则每月多获得1250瑞典克朗。

深圳市卫健委表示,深圳市平均每孩每年发放的育儿补贴接近,且不超过每月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育儿补贴标准设定较为合理,总体财政负担在可控范围之内。这既减轻了市民的养育负担,也符合鼓励市民积极生育的政策导向。

梳理发现,2023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围绕“加速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言献策。

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村及流动人口被认为是对生育率贡献最大的群体。但有社会学者研究发现,相比在体制外工作的女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等体制内的年轻女职工才是目前生育二孩、三孩的主力人群。

此外,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在产假期间,享受除岗位津贴之外的其他全部工资待遇,以及除年休假假期之外的福利待遇,产假期间视同年度考核合格,并享受正常晋升政策和年终一次性奖金待遇。

在生育支持政策方面,甘华田建议,鼓励地方在降低养育、教育成本方面大胆创新,包括:为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发放教育专项补贴;为第三孩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阶段的免费教育;实行6岁以下儿童免费医疗;关于抚养子女支出的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按照子女数量进行差异化个税抵扣,并且覆盖从怀孕到孩子年满18周岁。

然而,还有一部分人群面对的问题是“想生却不能生”。中国人口协会发布的《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中国育龄夫妇中,不孕不育患者超过5000万,占育龄人口的12.5%-15%。

在全社会“不愿生”的氛围下,学界的共识是,通过制度手段保障女性在生育、产假、就业等方面的权益,尤其是要减轻那些有生育意愿的群体面临的抚养压力,这对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来源:《财经》 作者:金贻龙、姚佳莹 编辑:朱弢)




形势分析




跌宕起伏让美联储有点慌 让扩表来得更猛烈些

【博览财经特稿】美联储持续了一年的加息和缩表,终于拉爆了银行业。从3月9号到13号,硅谷银行在短短的四天内就走向倒闭。接着便是签名银行。美联储、美国存款保险机构和财政部为了避免恐慌蔓延,果断出手为这些储户提供全额对付。

1679823340209715.jpg

央行扩表,就会使得整个社会和市场中的资金流动性增加。反之,缩表会使社会流动性减少。从去年三月以来,美联储进入加息进程,到四五月份开始缩表——也就是卖出证券或者证券到期后不再续购——它的资产规模就会减少。

缩表和加息的直接结果

近期美国银行业暴雷,就是缩表和加息的直接结果。现在摆在美联储面前的一个难题是:还要不要继续加息了?

当时曾说不要被一时的漂亮数据蒙蔽,美国的经济并没有脱离原来的下行轨道:综合薪资增速和就业结构这两方面,我认为美国的经济并没有脱离原来的轨道和下行周期,这次数据大超预期并不能说明实质性问题。 如果美联储据此就加码收水幅度、延长加息时间的话,会对他的经济和资本市场造成更大的压力。

暂时它是可以扭曲一下的,可以暂时实现一边加息一边扩表。因为这个扩表的工具是一项专门的工具,不具有广泛性影响。但钱如流水,最终会渗透到方方面面,利率也就会趋向于下降。

再来看一下,这次扩表的主要项目是什么?主要都是给银行的贷款。最多的项目是贴现窗口贷款,这一项增加了1483亿美元。

第三项是美联储最新紧急设立的一个新工具——银行期限资金计划(缩写为BTFP)。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这个工具,以国债、机构债和MBS作为抵押品从美联储那里贷款。

可能是一些银行还没来得及用,也可能是他们有心理顾虑,怕通过这个渠道贷款会引起大家的关注,让大家知道它陷入了困境。就像硅谷银行,本身的业务是挺优秀的,没有太大问题,只是因为传出要增发股票融资来给储户提现,大伙一看你现金流出问题了呀,便慌了神,进而出现了挤兑。

要知道,去年九月英国央行也曾经暂时扩表,那一次是英国的国债危机和养老金危机,英国央行果断出手买入国债,最终平息了金融市场的波动,然后到了11月又开始卖出国债,继续回到缩表的通道中。这一次,美国会不会也是这样呢?

在加息的后半段,出现这样的连续爆雷景象之后,通常意味着金融系统的风险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同时会发现:再怎么加息,长端的收益率就是不跟了,只有短端还在升,于是收益率曲线倒挂;

去年来,这轮的美联储加息搞出一些风险事件是大概率的:这波由美元搅起的大潮,退潮时大概率会“矫枉过正”。就像赛车过弯时转向太晚,车尾撞到外侧护栏。情急之下又转向过度,车头又撞向内侧。

1679823405386098.jpg

而今年1-2月,我国个人按揭贷款总额只有349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124亿又下跌了629亿、降幅为15.3%。也就是说,去年一整年都在跌,今年开年来又在去年下跌的基础上继续下跌,且还没有停。

如果查看近十余年来、我国个人按揭贷款总额的变化,会发现2021年就是高点、总额为3.24万亿元,随后拐点明显……不出意外的话,这个高点或许今后都将无法突破。

在年轻人不愿买房贷款的同时,还有一条线在肆意汹涌……那就是提前还贷。去年一整年,大家都忙着提前还贷,且延续至今。扎眼的新闻充斥着纸媒和互联网:年轻人排队提前还房贷、年轻人不愿做房奴了、年轻人的新理财方式——提前还房贷……

曾经众人追捧的小甜甜,转身就变成了令人嫌弃的牛夫人。为什么年轻人不赶紧买房?为什么年轻人都不贷款、甚至还要提前还贷款?

表面看是年轻人不买房不贷款,背后却是缺乏投资赚钱的机会,再往深处了想、其实是任何一个国家都要经历的发展阶段……当经济高速增长停止、爆炸式增量财富不再,而回归正常后的正常反映。

什么情况下钱最容易赚钱?

是财富。且这些财富都可以简单的加量复制,多建钢铁厂、水泥厂、玻璃厂、铁矿厂、石油炼化厂就行了啊,而在这个复制中、钱的力量最大,对应的就是钱的回报率很高。这些猛然暴增的财富,都有对应的所属人、也就是享受了时代红利的人。

现在推动经济增长的、不再是实物的简单重复建设(因为实物基本够用了),而是独一无二的的脑力创意(商业模式创新/新设计/新发明等),可脑力创意不需要钱!这就是近些年来资本投资收益越来越低,且还亏钱的底层逻辑。

跟自己和解。也就有了我们当下能看到的现象,年轻人热衷于考公做体制内的人、考研不断的延迟就业时间、进央/国企或事业单位期望有事业编、梦想FIRE(Finance Indepengdent,Retire Early,财务独立提前退休)。

拉动经济最好的手段是人的欲望

现在刺激经济,最常规的操作是今天货币政策、明天财政政策,当下又对增加投资还是扩大消费而争论不休,其实拉动经济最好的手段是人的欲望,野性的、原始的、生理的欲望。

只有经历过饥饿、贫穷、冷冻的人,才会有这么强烈的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一条条道路被修建、一座座桥梁被架立、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泥泞的街道变得整洁、混乱的城市转而有序,伴随着的是社会财富喷涌而出、再反馈给创造这些财富的人……一代人的卓越成就就这样来的。

可以肯定的是,今后的年轻人相对于他们的父辈、也就是出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整体成就要小很多,因为国家发展阶段不同了。

人类社会就是这样吊诡,经历过忍饥挨饿时才会有生产创造的强烈欲望,一旦饱暖后就少了奋斗的激情;就像人类不断的追求物质/精神文明,可当文明高度发达后就开始回归自我、表现为不婚不育少子化,最终会让文明因没有人这个载体而湮没。当经济增速降低、增量财富变少时,也就请不要再对投资收益抱过高的期望了。(来源:米筐资本(ID:mikuangziben) 作者:米筐老A)




社会透视




互联网玩梗狂欢背后 越多越来大学生争着做保安

【博览财经特稿】保安,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心中可以接受的职业。2022年底,“95后女孩从设计院辞职当保安”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不少网友表示心动,自我调侃称“20岁当保安,少走40年弯路”。互联网玩梗狂欢背后,也有人真的将其付诸实践。

当“通货膨胀”的大学学历不再是“体面工作”的保障,“985”“211”学生也开始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可能,这些年轻人将目光投向了保安亭——在这里,没有KPI,不用996,上班只为下班。赚得少,但付出的也不多。

“我是每天最早上班的人,也是每天最开心的人。既不因为钱而烦闷,也不为了生活而劳累奔波。”离开教培行业不久的舒婷很想干一辈子的保安,不过,包括她在内的多数人都明白,保安亭只是他们短暂停留的地方,他们最终会离开这里。

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的阿福最近在家附近找了一份小区保安工作,每天负责给按铃的业主开门。她所在的小区三期只有孤零零的一栋住宅楼,从早上七点半到晚上七点半,门铃偶尔响起,一天10次—15次。除此以外,在工作的大半个月里,她只给一位业主办过门禁卡,接待过一次来调电梯监控的领导。

阿福面对着两台电脑,看书、追剧、刷手机。“只要你把门铃按好了,就没有人会说你。”这让她感到平静。她给我们看常被网友拿来当梗的《保安日记》,这是2019年社交媒体上兴起的一阵模仿保安汇报工作的风潮,开头大多是这么写的:我是一个保安,上班只为下班。

也许是从小受到当老师的母亲过多约束,虽然大学顺从地报考了学前教育专业,但阿福对教师行业始终没什么好感。当初应聘保安时,负责人也很怀疑,一个本科学历、还有第二学位的小姑娘,为什么会想来当保安?小区保安队里几乎全是上了年纪的大叔,只有班长比阿福年长两岁,高中毕业后就没有再念书。

并非所有保安岗位都如此清闲。去年6月,小冯在昆明一处高端别墅住宅区干了两个月。主管要求每隔一小时在岗位上拍照上传,还有专人巡逻检查“摸鱼”情况。门岗一站就是12个小时,监控室一分钟也不能离开,上个厕所也会被罚款。由于严重缺人,常常需要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

小徐毕业于福建一所二本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2022年毕业季赶上疫情,班里同学没有一个找到旅游相关的工作,要么去小学、初中当老师,要么考研、考公,最对口的是去一家转型求生的旅游公司卖福建茶叶。

为了找到一份有充足时间备考的保安工作,小徐在58同城上联系了五十多家招聘保安的公司,还差点上了中介的当。他渐渐摸索出一套“防坑”指南:工资开得特别高的,骗子;以考保安证、消防证为借口,让应聘者到北京参加培训的,骗子;发布地址不在本地,或者在火车站附近的,也是骗子。

刚来时,队长让他连值了两个月夜班,导致他一度出现胸闷、心悸的症状。不过,夜班清闲、事少,12个小时几乎都可以用来学习,而白班最多只能学七八个小时。

1679823615388487.jpg

1984年12月,中国第一家企业性质的“保安服务公司”在深圳蛇口工业区诞生。30多年以来,保安行当的职业化程度始终停留在较低水平,从事这份工作的往往是难以融入城市主流社会的中年或新生代农民工。

当“通货膨胀”的学历不再是“体面工作”的保障,坦然面对如此巨大的落差并非易事。一家物业公司的HR在招聘软件上收到一位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应聘保安的简历,但对方得知工作地点是在商场后,又因为害怕遇到熟人而拒绝了。也有一些求职保安的本科生,故意把简历上的本科学历降级为大专——毕竟,除非是安保公司坐办公室的管理岗位,无论你是本科、大专还是中专,到手的工资都差不多。

在电子厂待久了,小焯察觉出这个地方也存在“高低贵贱”。厂区里的工人要遵守很多安检规定,他们不能带手机和零食进厂,而那些“坐办公室的人”则比较自由,基本没什么约束。她的保安同事们对两个群体的态度也截然不同。他们对车间里的大叔大姨往往不太耐烦,有些轻视,对办公室里的人却有说有笑。“在他们的观念里,坐办公室的白领和车间的那些就不一样。”

2021年毕业后,小冯在外贸公司工作了一年,钱没攒下多少,却患上了腰间盘突出。他常在网上看到一种自嘲式的论调:每天加班、应付老板,累得要死,赚得又少,还不如去当保安。刚进保安队时,小冯就发现队里的年轻人比他想象得多。他们的共同点是拿这里当作过渡,都说“过几天就走了”。

“我很担心再干下去,也会不知不觉变得冷漠、麻木。”小冯觉得,保安是一份消磨精气神的工作,当摆完一天烂,发现时间转瞬即逝,而这种日子看不到尽头,他就仿佛在梦里一脚踩空,一下子被恐慌惊醒。几乎每一位我们的受访对象,都提到自己曾经历过或轻或重的情绪问题,小冯也因此梦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

如果不受任何限制,小徐最想进入投行工作,这也是他考研后的目标。他是家族里学历最高的孩子,“就想看看那些有钱人是怎么生活的,有点向往。”过了好久,他又反悔说还是更想骑车环游中国。

现在,她整天坐在保安室里,不能玩手机,但时间都是自己的。她不再因为无所事事感到愧疚、焦虑。戴着耳机听歌、看看窗外的风景,或是什么也不想地放空,一天就过去了。有时她也和住户闲聊,听老婆婆谈家长里短,听和她一样20出头的年轻人吐槽工作毫无意义。舒婷给自己限定了一年时间,就像一段gap year(间隔年),一段无忧无虑的悠长假期。(来源:《财经》 作者:陈敏、叶徐彤 编辑:余乐)(文中阿福、小徐、小焯、舒婷为化名)





“铁饭碗”要被打破 中小学老师将不能再“躺平”

【博览财经特稿】随着不少地方近年陆续出台“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相关政策,近期中小学老师将不能再“躺平”又引起了市场关注。一些人认为该机制会打击教师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但不少言论也认为有利于淘汰“不合格”教师,优化师资资源。一定程度上,该制度的确更易于调动教师并解决地区教育资源不平衡、教师结构不合理等现象,但关于“谁来考核、考核什么、怎么考核”还是得慎之又慎以保障公平性。

近年来国内考公考编激烈,作为事业单位编制之一的教师岗位的竞争也同样激烈。当然,并不是被录用后就能安安稳稳地享受这个“铁饭碗”了。

而近期,中小学教师的“退出制度”也备受关注,引发了不少争论,似乎从高校的“非升即走”到中小学老师的“退出制度”都在说明,如今的时代教师也不能随意“躺平”了,一不小心这个“铁饭碗”可能就破了。

这也就意味着在这种“末位退出机制”下,以后如果经常在综合考核中“吊车尾”的老师将面临调岗甚至退出岗位的风险。而这自然也不是我国首个关于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的相关方案。

时间再往前回溯,2017年,黑龙江省为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则是“按照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原则,推进全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建立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

关于这些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各个省市的具体实操有所不同,也算是在定期注册制统一约束下的灵活“配套措施”。

而近期来引发大众热议的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显然因各省情况差异而灵活得多,当然整体也是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

随着近年来就业竞争压力加剧,除公务员外,教师编制也受到不少人“青睐”,故近期诸如公务员降薪、中小学教师“铁饭碗”不保的消息也极易引发关注。但对于多地都在探索或推进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一事,其如同之前高校“非升即走”政策一般,也引发了不同的争论。

经时间证明,一些青年学者在压力下脱颖而出,也有不少高校对此进行了深化改革,以更易令人接受的方式来推动青年教师科研的积极性。而关于此次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事件,不少地方仍处于探索阶段,是否有成效或有何种成效还有待时间考验。

尤其在一些乡镇小学中,一些青年教师并非热爱教育事业,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负责的行为。但由于一些因素的限制,一些具有不良示范作用的老师难以调动,在工作积极性不高、领导管不动的情况下,总留下“烂摊子”让别人收拾。

故在不少地方的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出来后,不少言论支持这一机制的探索与落地,以借此优化教师队伍。或更直接地,连大众一致认为的“铁饭碗”公务员都有退出机制了,那中小学出现教师退出机制也不足为奇。

对一些优秀高校毕业生而言,如寻求公务员的安稳性一般,其进入中小学教师团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认为教师岗位“稳”,一年还有几个月假期,临老退休后的待遇也不错。但若全国普遍推行“教师退出机制”,一定程度上会消退这些青年的热情。

不过,关于这些担忧,一些言论已作出回应。目前很多地区中,能成为教师的人已“过五关斩六将”,本身具备一定素质,而该退出机制只是淘汰“不合格”教师,并非“一刀切”。整体而言,退出机制的实施并不会在大方向上影响教师工作稳定性。

另外,实施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也有利于解决不少教育难题,如教师调动难、编制配置的结构性失衡现象。

如此也出现了中小学教师内部两极分化现象。一些老师在学校承担着过重的教学压力,工作繁忙,而一些老师则可随意“躺平”,反正也“管不了”。

谈到调动问题,目前国内多地对中小学教师的退出机制也不是简单的辞退,而是包括退出所在的岗位即转岗、待岗、离岗退养等,还有更严重的解聘。

相比之下,被解聘的教师面临的是解除聘用合同,不再保留人事聘用关系。故对一些教学态度不端正或能力不足的教师实施“待岗”、对一些精力不济或年纪偏大的教师实施“转岗”或对有重大疾病需修养而暂时无法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实施“离岗退养”都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不少中小学“教师天团”的现象,如深圳中学的教师队伍中毕业于清北的教师就超过100来人,为吸引顶级名校毕业生,内蒙古鄂尔多斯第一中学还开出过50万-60万的年薪来吸引清北毕业生。

一些乡村的教师还会通过借调、考试的方式进城,却由于城区学校编制名额有限仍占据着乡村编制名额。此外,一些乡村由于编制老师不足,还出现了聘用代课教师承担教育工作的现象,但代课教师远低于编内教师的待遇自然会引发不满。而通过合适的调动如调岗或者其他方式,也有助于优化教育资源分布的问题,将更多教育资源向乡镇倾斜。

实施“教师退出机制”,考核手段尤为关键

在实施这个退出机制时,若没有对“谁来考核、考核什么、怎么考核”进行规范与严控,就容易出现滥用职权的现象。以“谁来考核”为例,由于考核的人拥有考核权而部分老师不想面临“末位淘汰”,故若考核过程得不到明确的规范与严控,难免会存在如利用权利进行“舞弊”等私下违法违纪的行为,客观上滋生了权利分配以及私利谋权的空间,破坏制度的公平性。

而关于“考核什么”、“怎么考核”,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以往中小学教师面临教师评职称时,总也会提及到论文成果,但对很多中小学教师而言,他们的强项往往在于教学而并非写论文,对不少地方的教师尤其是乡镇教师而言,教学质量才应该是重点考核的标准。

也有人反馈在教师的职称评审中,一些区级、市级的评审专家并没有深入了解大多数参评教师,故只能以论文为硬性指标进行评审。但一般而言,大多地方的中小学教师更应看重的却是教师的德能勤绩以及常态的工作表现。

所以,在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探索的过程中,应该要考虑到考核时应该考虑何种因素及相应的权重占比。相应地,一些建议认为在对教师实施“退出”考核时,应纳入学生及其家长的满意度调查,毕竟他们才是“接受服务”的主体相关人员。

总的来说,就目前来看,原本“双减”政策下,不少教师就表示工作负担有所加重,往后多地推行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的话无疑也会加重负担。如此,各地的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设置考核时便应考虑得多一些,在优化教师资源的同时也避免打击到教师积极性,时间久了,还或可进一步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





1679823528259317.jpg
1679823601553854.jpg
1679823325637429.jpg
1679823253718938.jpg
1679823186608315.jpg
1679823156924851.jpg
1679823141450797.jpg
1679822950710336.jpg
1679822935514716.jpg
1679822750995205.jpg
1679822233897771.jpg
1679822467802313.jpg
1679822437527391.jpg
167982168232338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通达信专业版破解版|通达信专业版破解版Level2破解mpv ( 晋ICP备19002725号 )

晋ICP备19002725号

GMT+8, 2024-4-27 11:57 , Processed in 0.08348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X3.4

© 2021-20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